“adidas”變“adimas”“abibas”、“可愛多”變“多可愛”、“書亦燒仙草”變“弗亦燒仙草”、“奧利奧”變“粵利粵”……這些極其相似的品牌,打眼一看你能分清嗎?


近年來,“傍名牌”現象屢見不鮮。經營者為了吸引顧客流量,攀附知名或連鎖品牌,在未經權利人授權的情況下,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文字或圖形標識。殊不知,“傍名牌”構成不正當競爭,一旦查實將受到法律嚴懲,侵權一時爽,賠償兩行淚!類似的案例并不在少數,我們往期分享過的侵權被罰的案例也是比比皆是。
之所以“傍名牌”現象頻出,與企業主體法律意識薄弱,侵權成本低,希望通過模仿賺快錢有關。要真正改善“傍名牌”的情況,除了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外,也需要各市場主體提高法律意識,同時提高自主創新的意識。
“傍名牌”現象頻發,也讓消費者和真正的品牌商頭疼不已,要防止“傍名牌”現象發生,企業可進行“聯合商標”與“防御商標”注冊策略。
前者是同一商標權人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申請注冊一批與自己真正使用商標相近似的商標;后者主要是指同一商標所有人將其商標在不相類似的商品上分別予以注冊,以防被別人在這些商品上注冊該商標。
1、聯合商標
聯合商標一般是指同一商標所有人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注冊的若干近似商標。這些商標中首先注冊的或者主要使用的為主商標,其余的則為聯合商標。
2、防御商標
防御商標是指較為知名的商標所有人在該注冊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服務)或類似商品(服務)以外的其他不同類別的商品或服務上注冊的若干相同商標,為防止他人在這些類別的商品或服務上注冊使用相同的商標。
最后,企業遇到商標侵權是,應當及時做好侵權商標使用事實的證據保存工作,以備不時之需。